“高温加上降雨,空气湿度大,人体容易感到闷热。闷、湿、热的环境下,往往容易带来一些流行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同时也容易心生焦躁。”赵鲁卿介绍,这一时期养生的重点在于防暑、祛湿、安神、静心。
“芒种时节还没到最炎热难耐的三伏天,但气温已经逐渐升高,尤其是正午十分炎热,为免出汗过多耗气伤津,应避免烈日暴晒下运动。”赵鲁卿说,建议在气温较为凉爽的早晨或者傍晚适当运动,可以选择游泳、慢跑、瑜伽、快走、散步等,以微汗为宜。当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糖盐水或绿豆百合汤,及时补充水分。
进入芒种,长江中下游地区陆续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正所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日渐充沛,空气湿度慢慢增大。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高温天气的可能。
情夫有多硬“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当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田野里弥漫着新麦的清香,芒种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此时节,麦穗金黄梅子熟,枝上蝉鸣,小池蜻蜓飞,热情似火的仲夏时节就要来临了。
在南方,芒种前后是梅子成熟的时节。在古代,梅子是生活重要的调味品,但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于是人们将青梅加水烹煮至酸味尽除, 便有了“煮梅”这一民间习俗。《三国演义》中,就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芒种时节,南方地区有“青梅煮酒”之俗,将青梅置于黄酒中,文火微温,或是温酒后再投入青梅,新鲜的果味伴着美酒的醇香在口中弥漫开来,回味无穷。
赵鲁卿介绍,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中医认为,此时饮食应当清淡,宜少糖盐、少油腻、少辛辣,忌食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可适当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如丝瓜、百合、冬瓜、绿豆、西红柿、黄瓜、西瓜等。此时气温较高,易耗气伤津,所以还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因出汗过多而发生脱水,除了酸梅汤,还可饮用绿豆汤、荷叶煮水等消暑饮品。
民谚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人要拉,拉的人要推”,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此时节容易感到慵懒、疲劳。“有的人还会出现食欲不佳、倦怠嗜睡等情况,这些都是‘苦夏’的表现。这是源于暑湿当令,暑为热邪,易耗散人体气津,造成气虚和津液不足,所以人们更容易感到四肢疲乏,萎靡困倦;同时,空气湿度增加,湿邪侵犯人体,导致阳气运行受阻,使人感到昏昏欲睡。”赵鲁卿提醒,苦夏者多是体质虚弱、脾胃欠佳的人,此时可以适当多食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莲子、芡实等。
“养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睡觉,尤其是睡好‘子午觉’。”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赵鲁卿表示,中医认为睡眠与醒寤是阴阳盛衰交替的结果,而子午时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合阳”之时,这一时期建议大家子时23点前入睡,午时11点至13点之间小憩约30分钟,可以养精蓄锐、缓解疲劳,有助于滋养初生的阴气,促进阴阳平衡。
“青梅煮,螳螂爬;绿荫满庭迎盛夏,田间忙收又忙种,旧俗今日送百花”。芒种节气孕育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其中最浪漫的大概就数送花神了。
“心藏神,与夏气相通应。芒种过后,天气闷热,心阳得夏暑之气容易亢盛而扰乱心神。因此,夏季人们易出现烦躁不安等情绪问题。”赵鲁卿介绍,此时要注意调养心神,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散散步、想想美好的事情等,做到静心、安神、戒躁、息怒,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防止情绪波动引发的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芒种是一个既包含收获又含有播种的节气。所谓芒种,指有芒的作物(麦子)应收,有芒的作物(稻子)当种。此时,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之一,难怪芒种也被称为“忙种”。
芒种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jú)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这一时节,螳螂在上一年深秋所产之卵经历冬春终于孕育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现身枝头,感阴而鸣;善仿其他鸟雀鸣唱的反舌鸟,此时却因为感应到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中医认为,芒种时节天地阳气升浮于地面,人体的阳气也浮于体表,形成“外阳内阴”的局面,因此五脏六腑比较寒凉,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这一时期不可贪凉。过多喝冷饮、吃寒凉的食物、洗冷水澡、长时间处在空调低温环境下等,都可能使人体湿气内聚,导致邪气入体,让一些流行性或传染性疾病有可乘之机。”赵鲁卿提醒,芒种时节也是湿疹等皮肤病高发时期,为避免湿邪影响,注意出汗后不要吹风,及时更换洁净干燥的衣服。此外,还可佩戴中药香囊,以芳香化湿,避疫祛邪,预防感冒等流行性疾病。
“青梅性味酸甘凉,有生津止渴的功能,益于健胃消食。青梅中含有多种天然有机酸和丰富矿物质,还具有降血脂、消除疲劳、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赵鲁卿介绍,将乌梅与甘草、山楂、冰糖等同煮,便制成了中国传统消夏佳品——酸梅汤,酸梅汤具有解暑、抗疲劳、降肝火等功效。在阳光炽烈的夏日,饮一杯带着酸味的梅汤,也能调理因闷热天气而欠佳的胃口。
在古人看来,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本质是阴阳的盛衰运变过程。从冬至“元阳初生”到芒种节气,是阳气不断增加的过程;从夏至“阳极阴生”到大雪节气,则是阴气不断增长的过程。芒种到夏至期间,日出较早,日落较晚,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期,也是阴气初生的时期。因此,芒种期间养生要顺应阴阳变化规律,滋养初生的阴气。
民间俗语说“芒种蝶仔讨无食”,芒种时值仲夏,多数花期已过,此时的蝴蝶已经没有花粉可采了。古人认为花神掌控着花期,百花凋谢意味着花神即将归位,于是民间多在芒种这天举行饯花神仪式,感谢其曾为世间带来万紫千红,盼望来年再次相会。《红楼梦》描绘过芒种饯花神的场景:“(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飖,花枝招展……”不仅如此,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卧、妙玉传帖等经典情节都发生在芒种时节(虽然不在同一年),让人遐想联翩。
458.92MB
查看229.56MB
查看62.2MB
查看248.77MB
查看872.16MB
查看118.70MB
查看517.20MB
查看294.11MB
查看593.44MB
查看599.24MB
查看337.59MB
查看279.90MB
查看772.23MB
查看100.76MB
查看891.36MB
查看230.79MB
查看463.79MB
查看926.31MB
查看958.99MB
查看287.79MB
查看785.67MB
查看476.37MB
查看914.70MB
查看341.11MB
查看304.63MB
查看660.77MB
查看265.33MB
查看133.16MB
查看195.89MB
查看430.27MB
查看327.51MB
查看889.37MB
查看577.76MB
查看945.20MB
查看808.38MB
查看923.81MB
查看730.33MB
查看335.84MB
查看908.53MB
查看917.26MB
查看946.33MB
查看969.94MB
查看115.74MB
查看282.62MB
查看641.67MB
查看895.64MB
查看157.64MB
查看319.80MB
查看469.11MB
查看919.11MB
查看317.44MB
查看963.83MB
查看307.72MB
查看431.31MB
查看912.99MB
查看108.19MB
查看516.16MB
查看810.82MB
查看572.24MB
查看186.92MB
查看663.36MB
查看619.27MB
查看575.44MB
查看220.38MB
查看116.17MB
查看114.56MB
查看557.41MB
查看500.80MB
查看699.36MB
查看106.91MB
查看797.74MB
查看244.84MB
查看310.84MB
查看518.77MB
查看825.85MB
查看822.99MB
查看124.19MB
查看585.81MB
查看430.67MB
查看511.87MB
查看430.69MB
查看735.77MB
查看146.15MB
查看502.68MB
查看103.54MB
查看901.81MB
查看949.71MB
查看244.26MB
查看924.35MB
查看919.85MB
查看588.77MB
查看565.35MB
查看709.57MB
查看753.94MB
查看435.59MB
查看857.16MB
查看588.89MB
查看855.82MB
查看217.31MB
查看197.43MB
查看745.32MB
查看309.47MB
查看873.54MB
查看119.48MB
查看
151 海林cs
天府融媒联合体今日成立➿
2025-07-02 21:34:04 推荐
541 188****3037
英国发现1.5亿年前化石 来自史前海洋霸主上龙🙄
2025-07-03 11:39:34 不推荐
166 152****3103
北京初雪!你愿与谁共赏?雪中故宫浪漫的莹白🤓
2025-07-01 01:01:52 推荐
99 夹豆子
冲突以来首现 哈马斯人员赤裸上身缴械投降?🤠
2025-07-01 17:12:25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