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经历出发,中华文明第一次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也来自于博物馆。1988年,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在匈牙利国家博物馆展出,当时我还是个小孩子。那次展览不仅是我和中国文物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也在匈牙利引起了轰动,许多匈牙利人都曾去观展。该展览可能是匈牙利国家博物馆迄今为止人流量最大的展览。这一展览也引发了匈牙利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
总体而言,相较于欧洲的博物馆,中国博物馆的数字化项目规模会更大。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博物馆拥有更大的体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的博物馆需要接待更多的观众,因此他们需要更加稳定、可靠的数字化技术,能够经得起大客流的考验。能经受住几千人甚至上万人集中“爆发式”的参观,这从侧面说明了中国的博物馆数字化技术是可靠的,质量也很高。
在博物馆数字化的过程中,海外的博物馆更看重数字展品的交互性,以及数字内容的个性化与定制化。海外博物馆会向我们提供自己的藏品内容,并提出定制化需求,以便通过数字化的形式,更加详细地向观众展示,帮助他们理解展品。
而在文化交流中,博物馆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载体。博物馆不仅能展示历史文物、考古发现,促进参观者对一个文明历史文化的理解;也能展示一些离我们时间距离更近的历史事件。
我觉得欧洲人可以通过了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通过学习中国历史文化,来理解彼此。这也是我个人的亲身体验,我在中国工作生活已经20多年,越学习中国的历史,我越了解中国,也越有兴趣继续学习下去。
贝思文:要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文化交流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促进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相互理解,可以促进国与国之间拥有更良好的关系。
博物馆数字化也能助力文物保护。通过数字化技术,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将被赋予“数字身份”,借此进一步完善文物管理体系;而对于一些特别脆弱,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改变保存状态的文物,数字化手段也能留下它们的“倩影”。
匈牙利人对中国汉朝的兴趣确实有一些“历史渊源”。当时有一个游牧民族叫匈奴,匈奴和汉朝既有冲突也有合作。后来,匈奴西迁,有可能抵达了现在匈牙利所处的位置。因为欧亚大陆的草原最西边的一个部分就在匈牙利。
贝思文:6月24日开展当天,恰逢匈牙利博物馆日,博物馆开放至午夜。当日,莫拉·弗朗茨博物馆迎来了近万名观众前来观展。
贝思文(Steven H. Back),匈牙利国家博物馆驻华代表,跨境展览策展人。贝思文同时也是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等多个匈牙利博物馆的驻华代表。他先后多次策划、推动了中国和欧洲各博物馆之间的文物特展。贝思文团队在文博产业数字化领域长期耕耘,先后与中国多家博物馆合作,借助3D数字呈现技术,帮助文物在数字终端设备上“活”起来。由于在文化交流和创新技术上的突出贡献,2020年贝思文被上海市授予“白玉兰纪念奖”。
另一个例子是我们最近和一位私人藏家策划了一场非常有趣的展览。这位收藏家收藏了许多国家的钱币,而这些钱币上都体现了一些“中国元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中国元素”是关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建工程项目。比如中国参与共建的桥梁、水利设施,或是机场和港口,学校和医院……这些工程项目甚至作为地标性建筑,被印在当地的纸币上。在我看来,类似于这样的展览,能向观众展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和平友谊与和谐发展。
快色mv2024年是中国和匈牙利建交75周年。匈牙利是首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欧洲国家。当前,中匈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是文明间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博物馆展览是拉近遥远文化间距离的直观方式。“活”起来、“走出去”的馆藏文物如何促进文明之间的相互了解?匈牙利国家博物馆驻华代表、跨境展览策展人贝思文(Steven H. Back)近日就此接受了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贝思文:如果你现在来到距离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60余公里的古都塞克什白堡,会发现两位中国“文化大使”正等着你:一位自秦代而来,是兵马俑;一位自汉代而来,是金缕玉衣。今年1月,“不朽的玉甲—中国汉代文物精品展”在塞克什白堡圣伊什特万国王博物馆开展;今年4月,中国秦兵马俑复制品展在塞克什白堡郊外著名的古罗马遗址公园开展。
可能对于中国一些大型的博物馆而言,1万名观众的参观人数不算什么。但匈牙利人口总数不到1000万,而这个展览在一天之内就吸引了近万名观众,是相当惊人的。在展览期间,我每次去赛格德都会去了解展览情况,而我每次到访都看到里面有很多人参观。
贝思文:从2017年开始,匈牙利国家博物馆在中国举办了以“茜茜公主与匈牙利”为主题的文物展览。该展览聚焦17世纪至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和云南省博物馆引进了该展览。展览开幕后有非常多中国观众前去参观,观展人数之多让我印象深刻。匈牙利是一个小国,看到这么多中国人对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愿意前去了解,让我深感荣幸。
就在不久前,我还在匈牙利接待了陕西省文旅团的到访。现在,中国和匈牙利两国的友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我也希望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能够更加密切、更加频繁。不仅是两国文物相互“出访”展览,在文物保护领域、文博数字化技术领域,我都期盼两国间能有更多的合作。
中新社记者:近年来,中国博物馆数字化发展蔚然成风。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在您看来,数字技术对文博行业的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我们匈牙利人一直在研究自己的“根”在哪里,在欧洲?在中亚?因此,匈牙利人对匈奴以及其他的草原上的民族都非常感兴趣,一个关于中国汉代文物的展览也会让我们想到这个时代,这可能也是我们本地观众对中国汉代文物展览充满浓厚兴趣的原因。
贝思文:近些年,中国在文博行业的数字化发展非常迅速。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对于提升参观者的体验感很有帮助,让观众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历史文化内容与文物展品。特别是对儿童和年轻人而言,具有交互性的数字化展览体验,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比如我们经常围绕文物展品开发一些数字化小游戏,让小朋友们在博物馆里停留的时间更长一点,把文物看得更仔细一点,拉近展品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他们也会留下更深刻的记忆。
特别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形式,促进中国非遗“走出去”,走到匈牙利。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促成中国和匈牙利之间更频繁的文化互动。(完)
最近这些年,我们也将非常漂亮的、顶级的中国博物馆展览带到了海外。比如,2023年6月24日,由上海博物馆、徐州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不朽的玉甲——中国汉代文物精品展”在匈牙利南部城市塞格德的莫拉·弗朗茨博物馆开幕。
“茜茜公主与匈牙利”能够在中国这些顶尖的博物馆取得良好反响,我觉得这与“茜茜公主”这一话题的特殊性有关。据我了解,《茜茜公主》系列影片在中国很有“观众缘”,在匈牙利也一样。虽是老电影,但匈牙利仍然时不时会重新上映《茜茜公主》系列影片。影片中美丽的人物角色,浪漫的爱情故事,宏大的家国情怀……《茜茜公主》系列影片既是爱情故事,也是爱国故事,而这些主题对于全球人民都是很有吸引力的。
中新社记者:“不朽的玉甲——中国汉代文物精品展”在匈牙利的反响如何?该展览对帮助匈牙利人了解中华文明有哪些促进作用?
493.93MB
查看316.66MB
查看52.1MB
查看493.78MB
查看883.98MB
查看190.34MB
查看790.71MB
查看303.24MB
查看561.85MB
查看349.68MB
查看577.71MB
查看368.51MB
查看119.83MB
查看827.18MB
查看511.26MB
查看593.57MB
查看272.86MB
查看704.86MB
查看681.99MB
查看903.26MB
查看612.15MB
查看756.90MB
查看699.68MB
查看385.89MB
查看178.32MB
查看977.88MB
查看667.14MB
查看378.91MB
查看897.63MB
查看511.30MB
查看977.58MB
查看396.18MB
查看897.96MB
查看429.16MB
查看897.12MB
查看460.69MB
查看891.75MB
查看821.87MB
查看527.91MB
查看628.46MB
查看636.67MB
查看569.68MB
查看760.44MB
查看688.73MB
查看303.51MB
查看845.29MB
查看388.15MB
查看931.65MB
查看162.40MB
查看482.11MB
查看754.35MB
查看250.32MB
查看332.82MB
查看446.88MB
查看715.60MB
查看160.34MB
查看196.25MB
查看393.37MB
查看265.73MB
查看240.21MB
查看331.50MB
查看715.38MB
查看225.31MB
查看651.12MB
查看398.30MB
查看322.31MB
查看175.69MB
查看110.68MB
查看433.73MB
查看165.44MB
查看118.10MB
查看606.66MB
查看322.88MB
查看746.34MB
查看800.91MB
查看869.81MB
查看283.26MB
查看448.28MB
查看453.87MB
查看332.23MB
查看142.81MB
查看746.80MB
查看447.13MB
查看369.87MB
查看700.23MB
查看335.94MB
查看947.92MB
查看841.89MB
查看999.48MB
查看551.41MB
查看751.95MB
查看222.62MB
查看732.16MB
查看772.54MB
查看461.73MB
查看238.51MB
查看465.14MB
查看840.64MB
查看712.25MB
查看124.21MB
查看140.80MB
查看850.24MB
查看103.97MB
查看616.68MB
查看
862 咸阳ph
《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3)》发布🥧
2025-07-01 17:30:41 推荐
368 188****5445
今天,记者向何方?🥫
2025-07-02 12:52:37 不推荐
188 152****7390
勇担历史使命,书写时代华章🦃
2025-07-02 00:58:39 推荐
60 歪心狼跨栏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许梦哲:让党旗更鲜艳🦆
2025-07-02 00:59:12 推荐